风过

2016年读书总结之非虚构类

死亡之树:

普通读者:







在今年读过的57本书里,非虚构有30本(不算手头上正在读的也是非虚构)。而且今年读的书中verso出版的居多,可见阅读口味和政治倾向的转变。另外今年买了好多verso的书,明年就加紧读,另外还要读科普和经济方面的书,并且要坚持写读书笔记,这是明年的期望。而在今年读过的30本非虚构里,有十几本非常好的,总结如下,排名不分先后。








1. A Life Beyond Boundaries: A Memoir, by Benedict Anderson, Verso (2016)




Benedict Anderson的回忆录原来是日本出版社的编辑找到Anderson想让他为日本学生读者写一本回忆录。因此这本书的audience其实是日本读者,书里有很多地方特别提到日本。这是一本非常有趣的书。Anderson先讲述了他四处奔波的童年,1936年生于云南的Anderson随着父母辗转最终回到故乡爱尔兰,小时候的在亚洲和爱尔兰的经历对他日后的研究有意识无意识地会有一些影响。后来Anderson在英国读书,从Eton到剑桥,他说自己算是接受“传统”欧洲大学教育的最后一代人。在剑桥Anderson读的是古典学,这对他日后的interdisciplinary的研究也有很大的影响。毕业后,Anderson到了美国的Cornell搞政治,当时正好是50年代美国大学改革,Cornell的南亚研究中心也刚刚建立,Anderson的研究兴趣就渐渐转向南亚。书中Anderson讲述了美国大学中区域研究的兴起,以及Cornell的南亚研究中心背后的国际政治和历史的原因。之后Anderson回忆了他在印度尼西亚,泰国和菲利宾的Fieldwork,以及他的治学方法和对区域研究现存的问题和limitation的反思,还有《Imagined Communities》和其他书的成书经过,最后Anderson写到他退休后的研究和兴趣。读完书之后觉得Anderson这个人很有趣。他算是老一辈学者了,对“新的”理论的兴起和运用他的反思非常有道理。另外作为爱尔兰人的Anderson一直认为自己是一个边缘人,因此在做学术看问题上有作为一个边缘人的好处。并且他也对美国主义持有怀疑态度,他说自己很庆幸出生于30年代成长在爱尔兰,并没有受到太多美国文化的影响,他退休后重新拾起对文学和黑白电影的兴趣也根据自己成长经历和童年有很大关系。








2. Istanbul: Memories and the City, by Orhan Pamuk, Vintage (2006)




Pamuk写的关于istanbul的散文,他的文章写得很漂亮,因为Pamuk几乎一辈子住在istanbul这座城市,他笔下的istanbul结合了自己的回忆和经历。另外作为一个“东方”都市,同样经历了“西化”和“现代化”的种种问题,Pamuk面对这种“现代的困境”的态度也是很喜欢的,不过度怀旧也不过度西化,他站在一个很巧妙的平衡点上,让“外人”去了解istanbul的生活,了解土耳其的近代历史和文化。








3. Left Hemisphere: Mapping Contemporary Theory, By Razmig Keucheyan, Verso (2013)




很棒的书,对当代critical theory学者和思想家作了一个简洁明了的素描,也有对战后critical theory发展分支的梳理,对当代critical theory有兴趣的人可以当作入门来读,有一点背景的人也可以读这本书来梳理一下时间顺序和历史背景!能写得如此清楚非常难得!








4. 白谦慎《傅山的世界:十七世纪中国书法的嬗变》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6)




传统的艺术史写作,research算是中规中矩,但翻译流畅,先讲社会文化政治大环境,再讲艺术家个人这种研究方法不算新也不取巧,却做得很扎实,论点也许有些general,可以再narrow down一些,但白谦慎鉴赏书法的技巧很高,而且就作品论作品,不牵强附会,也不过渡解读,很值得一读。








5. Korea's Twentieth-Century Odyssey, by Michael E. Robinson,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2007)




非常好的偏左派的朝鲜半岛近代史通史。简洁明了却并不浅显,而且有立场,有分析,史料也详实。尤其pre-1945日本殖民那里写的很好!








6. The House by the Sea: A Journal, by May Sarton, W. W. Norton & Company (1996)




1971年,60岁的May Sarton从Nelson搬到海边的一座房子里独自居住,并有了这本journal。这本journal从1974年11月记到1976年8月。May Sarton文字非常优美亲切,纤细却有力,而且十分真诚诚实。在这本journal中,她写每天窗外大海的面貌,写摆弄花园,写养猫遛狗,写她的工作,遇见的人,写的信,读的书,写她的伴侣Judy。除了这些日常生活外,还有年过60岁的May Sarton对年老,死亡,创作,孤独的思考。读她的文字,像是一个年长的朋友和你婉婉道来growing old的心境,焦虑,内心的平静和火热。








7. The View from the Train: Cities and Other Landscapes, Patrick Keiller, Verso (2013)




很有意思的作者多年的论文合集。作者是从建筑转电影,这些论文是他拍摄电影以及对伦敦城市建筑/规划的思考。文章中大量出现Lefebvre, de Certeau和Benjamin的引用,而且作者是surrealism和situationist的信徒。将建筑/城市空间与电影结合,并认为电影可以成为其一种建筑/空间批评的思考,也很有启发性。








8. Violent Borders: Refugees and the Right to Move, Reece Jones, Verso (2016)




略白左,然并卵,但依然觉得还是应该有这种批判的声音,可以一读。边界的暴力即国家的暴力。从叙利亚难民入手,从具体的身体的暴力到经济环境这种概念上的暴力,从发展大国vs贫穷弱小国家到贫穷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国家边境问题。最后提出三点改革呼吁。实则是在批判现存nation-state制度和全球资本主义这一点还是很赞同的。








9. 立川談春《赤めだか》扶桑社 (2008)




很好玩的回忆散文,立川談春回忆老师落语界大师立川談志的为人处事,回忆自己拜师学艺,回忆其他师兄弟。从这些文章中,不仅仅能看到落语世界里的一些行规门道,更能看到談春对老师談志的爱,他笔下的老师好玩严厉也温柔。还能看到談春对立川派的自尊和身为立川派的自觉。非常棒的回忆散文!








10. 柄谷行人《柄谷行人 政治を語る:シリーズ/六〇年代・七〇年代を検証する〈1〉》図書新聞 (2009) 




柄谷行人的访谈录,他谈及了年轻时候的求学经历,自己的思想的建立过程,完全可以作为“柄谷行人入门”来读。然而马克思主义者是不是一旦搞起运动就中二的不行呢?虽然他的言论和观点大部分我都非常认同,虽然他想做出的对世界/社会的改进我也非常认同,但当他谈到现在自己在做的一些事情和运动的时候,真的觉得不能认同。








11. Origins of Modern Japanese Literature, Karatani Kojin, Duke University Press Books (1993)




并非是一本日本文学史,在这本书中,柄谷行人试图探究日本现代文学的源头,换句话说,他试图重新审视批判我们现在习以为常的一些话语,这些因复杂的现代性而形成的常识,即是“源头”,也是问题所在。对于现代性的批判如今读来已不稀奇,但柄谷行人能够从西方哲学出发,将批判理论与日本本身的文学和历史结合(并非硬套理论),站在文学的立场上,从历史和哲学的角度出发反思日本的现代性这点上,十分出色。这就是一个头脑清楚把书读通的学者写出来的书啊!另外,也让我对疾病、现代医学批判这方面引起了兴趣。








12. A Little History of the World, by E. H. Gombrich,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5)




虽然是给青少年写的,虽然我也很希望小时候能读到这本书,但是现在来读又有不一样的收获。书的前言里提到这本书的写作经过很是有趣。作为一个艺术史学生,Gombrich毕业后找不到工作,机缘巧合下给出版社写了这本书。虽说是一本面向青少年的读物,但自己读起来觉得十分有趣。原本不是特别喜欢读通史的我,读起这本书也是津津有味。一来在于Gombrich很会讲故事,把历史讲的十分生动有趣吸引人。二来在于我对欧洲pre-modern history也并不了解,经由Gombrich深入浅出地解说,让我开始对古代/中世纪欧洲历史十分感兴趣了。modern history由于比较熟悉和了解,看Gombrich写的就觉得略浅显了,当然也有可能是因为Gombrich距离我们今天所谓的modern history年代太近的缘故。会有人说Gombrich这本书西方中心。我到觉得这不应该是批评这本书的一个标准。虽说这本书叫做世界史,实则主要写的是西方史;虽说对中国,印度提到一些(with great respect)对美洲新大陆就提了一两句,而压根没有说道非洲等其他地区,但考虑到这本书写作的年代,就不应该以西方中心来诟病。另一方面还能看到的是Gombrich的历史观,这本书写于30年代,以一战结束,在经历了一战后,在当时西方社会流行着一种西方文明衰败观点的时代,Gombrich写的欧洲史肯定会受到他当时的历史环境的影响,因此读起来就觉得欧洲史一直到启蒙运动之前,都是互相打仗征地。而后来的发现新大陆也好,开辟殖民地也好,都是在pre-modern时期互相打仗,随后建立起的政治经济制度有着密切的联系。当然,这是Gombrich的历史观,赞同不赞同他就另当别论。总的来说这是一本很棒的书,英文翻译的很妙,而且语言简单好读。倒是很希望自己小时候能读到这本书。不过现在在读了这本书之后,开始对古代欧洲史感兴趣,并且想去找相关的书来了解了解。








13. Doris Lessing, On Cats, Flamingo (2002)




Doris Lessing对猫的细微观察和描写十分好看,她的文笔真好,这是我第一次读她的书,读完以后让我想去啃好多年前买的那本大部头The Gold Notebook了。书里写的那些猫都栩栩如生,它们的性格,它们的骄傲和坏脾气都是那么可爱。还有一些受伤的猫,死去的猫,野猫,家猫,农庄里的猫等等,都有各自的特点。在地铁上读的时候就特别想念家里那只正在睡大觉的懒猫。






评论

热度(14)